10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获悉,《北京市“十五五”时期城市照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印发。“十五五”时期,北京市将构建“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夜景空间结构,凸显“十字轴线+环线+棋盘路”的夜间空间特点;注重选择城市标志性场景,提炼香山香炉峰向东俯瞰北京全景、鼓楼远眺中轴线、京昆线看首钢大桥等“夜京城”十四景,擦亮城市夜景名片。
《规划》明确,到2030年,本市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基本完成,城市照明年节电 1.62 亿度、节碳12.75万吨,新、改、扩建道路功率密度值(LPD)达标率100%,原有道路达标率不小于90%;景观照明传统光源的替代率100%;加强景观照明色彩管控,严格按照本规划色彩要求进行设计方案审查和工程验收。道路照明实现智能控制率达80%以上,节能产品使用率达90%以上,综合亮灯率达到98%以上,提高绿电的使用比率。
《规划》提出构建“十字轴线+环线+棋盘路”夜间空间,其中“一核”指首都功能核心区;“两轴”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四环”为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多点”则指中心城区以外的平原新城和生态涵养区。
展开剩余46%例如,“十五五”期间,本市将组织对天安门广场地区进行景观照明全面体检,及时更换15年以上的景观照明设施。保障树木安全基础上补充东西两侧树木挂树灯,确保灯具安装稳固、线路规范隐蔽并做好防水、防漏电等安全防护。适度增补远景建筑照明,消除视觉暗区,呈现庄重和谐、沉稳壮阔的天安门广场地区形象。有序推进实施照明增补、节能改造工作,如对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台、观礼台、金水桥等开展老旧光源改造提升。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将由东西两侧向天安门中心渐亮渐暖,彰显庄严有序的“礼仪光轴”。着重提升重点建筑的夜间辨识度,打造大气庄重、秩序井然的首都夜景界面。
此外,聚焦传统中轴线,即钟鼓楼-永定门段,本市将完善15个遗产点的照明提升,并结合重大活动设置主题灯光,打造遗产活化艺术创新的数字之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发布于:北京市翻翻配资-配资杠杆-个股杠杆-实盘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