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黑龙江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2025年黑龙江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旨在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和文明乡风建设等人才需求,坚持需求导向、质量优先、突出实效,坚持分层实施、分级管理、育用结合,以工程化、项目化方式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
2025年,黑龙江省将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别、分模块开展常规培育22182人、专题培育5350人。
据介绍,黑龙江省在2025年将重点支持实施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工程、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育工程、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工程。其中,针对行业急需、人才培养短板弱项、产业发展痛点难点等举办一批专题培训班。
具体来看,黑龙江省将围绕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以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为主要实施范围,以粮油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粮油产能提升主体培育。聚焦玉米、大豆等作物单产提升,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或单项关键技术培训,在适宜地区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技术技能水平。
另外,黑龙江省还将围绕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畜牧、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种养殖理论、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绿色发展等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开展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育,重点面向养殖大县开展肉牛、奶牛、生猪、大鹅、冷水鱼、寒地小龙虾等养殖培训。
与此同时,将围绕支撑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农机作业服务质量,聚焦主要粮油作物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机手、农业生产无人机飞手。重点围绕机械化措施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环节以及机收减损等,因地制宜开展农机手技能提升培训。其中,面向专业农机手、农机大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带头人,突出粮油作物高质量机播(含水稻机械化移栽)、高效飞防植保、机收减损、农机抗灾救灾、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和农机安全生产等技术技能,突出实操实训和作业演练。通过竞争性立项,安排26个县(市、区)开展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工程重点与生产技能型培训相结合。
根据《实施方案》,黑龙江省将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需求,突出农业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新能源等融合的“农业+”新产业,培养素质能力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高度契合的带头人。重点关注返乡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领域群体,鼓励各地举办专门面向青年群体的培训班,培养一批具有长期发展带动能力的青年带头人。其中,面向粮油等重要农产品和乡村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及社会化服务主体,突出智慧农业技术装备应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管理及服务、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内容,重点与经营管理型、跨省示范班相结合。2025年,采取竞争性立项方式,安排11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翻翻配资-配资杠杆-个股杠杆-实盘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