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0 月,李思思在社交平台以 “十三载奋斗,感恩所有,启前路风景” 宣告离职央视,这个曾连上九年春晚、被誉为 “董卿接班人” 的主持人,正式告别体制内的 “铁饭碗”。这一决定并非偶然:彼时央视新人辈出,王嘉宁、龙洋等后辈崛起压缩了她的发展空间,2022 年春晚后她更被调至冷门购物频道,曝光度锐减;而一线城市生活压力与家庭责任叠加,央视年薪 25 万左右的实际收入,难以匹配养娃与生活开销的需求。正如任鲁豫所言,她的选择是 “敢于归零,才能重新绽放” 的实践。
离职后的李思思迅速激活职业潜能,在商演与直播领域双线发力。2023 年 11 月起,她密集现身杭州时尚活动、成都太阳能庆典、河南商场开业等场合,单场出场费达数万至十几万;2025 年主持西凤酒全球经销商大会时,四小时商演收入已达六位数,远超央视年薪。更令人称道的是专业功底 —— 在某品牌活动中,她中英双语脱稿主持,一句 “this heritage is not just about fabric, it’s about the stitches of time” 引发现场外宾掌声,被网友评价为 “体制内积累的实力在商业舞台发光”。
展开剩余70%她开设同名账号深耕电商领域,2025 年 9 月粉丝量突破 1000 万,获评 “优质电商作者”。不同于普通主播的吆喝式带货,李思思将主持功底融入直播:卖电饭煲时延伸讲解东北大米种植经,介绍口服液时科普肽链分子式,助农直播中直接连线果农计算投入产出比,把直播间打造成 “移动科普课堂”,单场成交额最高达 250 万。即便出现 “三档温控” 嘴瓢成 “三档失控” 的小失误,也被她转化为互动笑料,反而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转型后的自由让李思思得以重构生活重心。在家庭层面,她终于弥补了央视时期的遗憾 —— 此前儿子发高烧时,她仍在台里对流程只能隔屏听哭声,如今则能频繁带两个儿子出游,在吉林早市陪孩子买豆腐、在户外陪他们嬉戏,10 岁的元宝与 8 岁的金宝因酷似母亲的眉眼引发网友热议。她还在 B 站分享育儿心得与养生日常,从高铁上的艾草锤按摩到控糖饮食方案,展现出真实鲜活的生活状态,18 万粉丝见证她 “从完美主持人到普通母亲” 的转变。
而这份平衡并未以牺牲事业为代价。2024 年她参与综艺《这是我的岛》,与欧豪、蔡国庆等合作;同年主持 “致敬航天” 活动,持续发挥主持专长,形成 “商演 + 直播 + 综艺 + 公益” 的多元职业矩阵。
外界对李思思的转型不乏争议:有人惋惜她 “从国家级平台跌落至地方商演”,认为过于 “向钱看齐”;但更多声音认可她的清醒 —— 央视离职主播王阳曾透露 “平台越大压力越大,钱不一定多”,而李思思用行动证明,传统媒体人的价值不必局限于体制光环。她的故事更折射出媒体行业的变迁:当传统台与网络平台边界消融,像她这样兼具专业度与亲和力的从业者,正通过多元路径实现价值升级。
如今 39 岁的李思思,既未丢失央视赋予的专业底色,又在新赛道获得了收入与自由的双重回报。正如她在公益直播中教留守儿童朗诵时的弹幕所言:“姐姐,你比春晚还暖”—— 褪去 “接班人” 的标签,她活成了更立体的自己。
发布于:湖北省翻翻配资-配资杠杆-个股杠杆-实盘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